高雄“黄捷”罢免未过是双刃剑,岛内民意撕裂
【两岸快评第1212期】
高雄凤山区黄捷议员罢免案结果6日出炉,最终以票反对、票同意未获通过。民进党虽然暂时取得了胜利,但是这个案子一定不是近期岛内罢免潮的结束,台面下的暗潮汹涌,才正要开始。
“黄捷罢免案”虽然只涉及到一个市一个区的议员去留,但是蓝绿双方阵营都摆出了高度动员的大阵仗,将其操作成了政党对决与民意测试。台湾中华战略学会研究员张竞指出,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亲自两度喊话,要求动员民进党投入,证明民进党本身对此相当重视,但原因是否是因为其具有危机感,唯恐罢免黄捷成功,产生后续骨牌效应,目前还很难说。
岛内的这一波罢免潮,始作俑者是民进党。从当初高雄市长韩国瑜被罢免下台后,国民党主动出击发起反攻,成功罢免了民进党籍议员王浩宇。从此之后,“罢免”已经成为台湾各大党派的“政治斗争工具”。这次罢免黄捷虽然未成功,但是已经有媒体点名,身处蓝营优势选区的绿营民代陈柏惟和吴思瑶可能会接下来遭到罢免。
这显示罢免案中个人的过关或去留,都无法弥合民意对立激起的不满和仇视,更不能阻止罢免潮指向下一个对象,折射出岛内民意因罢免案,开始了进一步撕裂对立以及政治生态的进一步恶化。
此外,黄捷罢免案之所以能够成案,必然有其深层原因。岛内很多大咖级政治人物纷纷赶到高雄凤山助阵,其中究竟有多少政客,曾经倾听过凤山市民的不满原因,其实值得怀疑。假若各方援军只知在街头造势,却不愿探访民情、纾解情绪、化解怨怼,显然是不得其法。更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政治明星不过是来凑个热闹,所图还是本身能在媒体曝光,岛内的政治生态已经沦为党同伐异的站队斗争,连倾听民意这种表面的遮羞布都不需要了。
从民进党的得失来看,表面上是取得了“罢捷案”的胜利,但是损失也是明显的,冤冤相报的政治生态缠斗之下,没有赢家。
首先,蔡英文两次明示“保捷”,造成选情激化,“罢捷”团体4日到地检署告发蔡英文违反“选罢法”,使蔡英文成了第一个因罢免案而被告的台当局领导人。
其次,从民进党投入的投入的资源及能动员所花的力气上看,这个结果只能说差强人意。此次罢免案,蔡英文下了军令,林飞帆祭出了染红牌,吴怡农等召唤了年轻人,民代们比照选举节奏轮番上阵助威,民进党只赢了一万多票,但2020年大选及民代选举中,蔡英文及许智杰在凤山区均拿了超过十一万票。开出此结果,民进党值得高兴吗?
当初民进党“因人立法”,为罢免韩国瑜而降低门坎,所以才引发后续此等罢免对抗风潮。由此可以看出,罢免其实是一柄双刃剑,伤人的时候不慎也会自伤。更严重的是,这种冤冤相报的政治恶斗很难叫停,而后果就是岛内的民意也会随着一次次被撕裂。(文/石苇)
上一篇:村容村貌新变化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
下一篇:没有了